“年年有魚”放生儀式表達對開漁順利、漁獲豐盈的美好祝愿
燈會表演增添活動氣氛
“品味山海”鮮貨集市開市,漁民挑著最新收獲的“第一網鮮”。
本報訊 近日,“七夕浮山 開漁悅享”泉州臺商投資區濱海消費季活動在臺商區張坂鎮浮山村月亮灣拉開帷幕。本次活動巧妙融合開漁文化、七夕傳統與濱海風情,推出多項體驗活動,為市民和游客打造了一場沉浸式濱海文旅盛宴。
山海相約
點燃濱海浪漫
鑼聲震海天,鮮貨匯八方。當天下午4時30分,伴隨著《漁鼓迎豐》舞蹈的磅礴氣勢,主會場在腰鼓隊震天鼓點中揭開序幕。為期3天的濱海消費季正式啟動,全面展示臺商區海洋文化的獨特魅力,進一步推動文旅消費升級,為鄉村振興增添新動能。
現場還為張坂鎮授予“泉州市文化產業和旅游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區”稱號牌匾,為浮山村獺窟島授予“水鄉漁村”休閑漁業基地認證牌匾(該認證由福建省海洋與漁業局、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廳共同授予)。這兩項榮譽體現了臺商區在促進文旅融合、推動產業創新方面取得的顯著成效。
品鑒環節成為現場一大亮點。“巨型海鮮餃皇”以本地新鮮海產為餡,寓意團圓豐收;“魚簽冰淇淋”則創新融合傳統漁味與現代冰品,吸引眾多游客駐足品嘗。而壓軸進行的“年年有魚”放生儀式將氣氛推向高潮。領導和嘉賓共同放流魚苗,傳遞海洋資源可持續利用的理念,表達對開漁順利、漁獲豐盈的美好祝愿,詮釋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價值觀。
以漁興業
拉動消費升級
本次活動由臺商區黨工委、管委會主辦,區農林水與生態環境局、區教育文體旅游局、張坂鎮人民政府、區總工會承辦,采取“文化+旅游+消費”創新模式,致力打造臺商區文旅新品牌,進一步激活濱海經濟,提升區域文化影響力。濱海消費季期間,浮山村月亮灣推出了美食集市、親子游園、七夕打卡、消費券派發等豐富活動,是臺商區促進文旅融合、拉動消費升級、助力鄉村振興的重要舉措。
近年來,臺商區敏銳洞察世遺文旅發展契機,深度挖掘海洋文化內涵,精心布局生態旅游版圖,成功舉辦了超20場精彩的文旅盛會,并成功創建了八仙過海、浮山村這2個省級“水鄉漁村”。
在美食文化與旅游融合方面,臺商區推出獨具地方特色的“鄭和家宴”美食IP,持續推進旅游基礎設施建設,打造了環境宜人的三寶宮公園,對歷史韻味濃厚的洛陽古街進行改造升級。此外,還通過發布歌唱家譚晶演唱的《洛陽橋上》,以音樂為媒,進一步提升區域旅游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臺商區全力爭創全省第二個、全市第一個國家級旅游度假區,積極提升旅游服務質量和水平。今年上半年,全區共接待游客128.63萬人次,同比增長12.8%,旅游目的地效應持續凸顯,正逐步成為游客向往的旅游勝地。
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